在应急污水处理中我们常见采用了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方法中,大家对活性污泥法、MBR法等可能会较为熟悉,而对于这个磁分离技术是什么呢?因此这次我们就来一起分析下这个磁分离技术。 磁分离技术是一种物理处理技术,国外较早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并应用于高岭土的脱色增白、煤的脱、矿石的精选、生物工程、酶反应工程等,后来逐渐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它通过对物质进行磁场处理,利用元素或组分的磁敏感性差异,借助外磁场将物质进行磁场处理,而磁场本身是一种具有特殊能量的场,经磁场处理过的水或水溶液,其光学性质、导电率、介电常数、粘度、化学反应及表面张力和吸附、凝聚作用及电化学效应等方面的特性都产生了可测量的变化,从而实现强化分离过程。磁分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强磁场、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问世,磁分离技术的应用也从分离强磁性大颗粒拓展到可以去除弱磁性及反磁性的细小颗粒,从较初的矿物分选、煤脱发展到工业水处理,从磁性与非磁性元素的分离发展到抗磁性流体均相混合物组分间的分离。在污水处理应用中,磁分离技术应用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废水中杂质颗粒的磁性进行分离,对于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颗粒,则利用磁性接种技术(投加磁种)可使它们具有磁性,再借助外力磁场的作用,将废水中有磁性的悬浮固体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